2010年6月10日星期四

g

http://tw.group.knowledge.yahoo.com/true-hacker/article/view?aid=1276#LinkTarget_2152

2010年6月1日星期二

e

走過甘蔗林的小徑,陰陰的冷風吹來毛毛的感覺。我看見香蕉樹綁著一條紅繩,穿過廢棄的高腳屋。
“爸爸,那是什麼”浴兒輕聲細語地問。
“小孩子別問那麼多”


自從在劉家村回來後,發高燒了三天,似乎不見起色。爸爸心裏忐忑不安,在我的額頭不時撫摸。
“為什麼還是那麼燙”
爸爸決定帶我去南海觀音廟問神。
來到了南海觀音廟,爸爸虔誠地燒香跪拜,祈求觀音菩薩保佑。
師傅搖動著身軀,口中念著經文,閉上眼經忽然靜止,問起話來了。
“所問何事”
“我女兒發高燒,三天還沒退,是不是惹上了不乾淨的東西”爸爸戰戰兢兢的回答。
“最近又沒有到過什麼特別的地方”
爸爸回想起那天穿過甘蔗林的時候看見的紅繩。
“有!有!那天我帶著浴兒走過劉家村外的甘蔗林,那裏的香蕉樹綁著一條紅繩。”
“香蕉精在修煉法術”

師傅提起毛筆,沾了朱砂,在黃色的符紙上畫了淩亂的筆劃。
“這裏有六道聖符,早晚喝兩次”

w

(一)
走在寧靜的淩晨,拿著割刀,走進自由廣場的橡膠園。輕輕地割破樹皮,不讓夜色專美,也有白色在流動,順著線條。

蟲蟲百家爭鳴,喊破遠處照射的樂譜,掉落的樹葉在指揮。

貓頭鷹監視著夜空的星座,任由蝙蝠偷襲,顛倒夜空。自然界三不管樂園,互不侵犯。

蟲聲,觸覺不到方向,蜈蚣滑溜,無意踩過。

(二)

(三)
經濟效益把每棵橡膠樹給砍掉了,連根拔起,死在自己成長的地方。

偶爾看見棕櫚幼樹藏著小蜥蜴的頭,

2010年5月25日星期二

2

姓名:林有仁
學號:s963072
課名:現代文學創意及習作

被約束的客家話
記得在我小學的時候,學校裡蔓延著一個不成文的規矩,就是不准講“方言”。
那時候,人人都在提倡母語,要講規範性的華語,我就是在這種“戰戰兢兢”的環境下說華語。有時我不明白,為什麼人要說那麼多語言?國家要求每個人都會說馬來文,華社要華人說華語,爸媽卻和我說英文,他們之間和祖父母卻說客家話,朋友又說廣東話。
我從來都不認真去學習某種語言,但是耳邊常常有不同的語言陌生地走進來,慢慢的在我心裡找到安定的住所。
小學的時候,在班上不小心冒出一句客家話,班上的同學就會指指點點,最後就會傳到老師那裡去,藤條就來開花了。
從小到大,沒有人教我說客家話。但是我學會了一樣東西,就是靜靜的在聽,聽長輩怎麼說,我就怎麼說。到現在為止,我只和一個人說客家話,那就是我的祖母。自稱她離開後,我再也沒有說過客家話了。

漸漸長大了,開始思考,為什麼母語一定是華語?為什麼教育要規範人們學習某種語言?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語言的權利。

1

姓名:林有仁
學號:s963072
課名:修辭學

環保,是人類與地球之間最矛盾的事情。
人類從原始到現在,不斷的創造,滿足那永遠滿足不了的欲望。解決了暫時的欲望,卻又後悔,又在創造一種叫“環保”的東西來懺悔。
寶特瓶是我們常見的物品 ,幾乎無所不在。但是你們知道嗎?寶特瓶的內心是很納悶的。你可以在高貴的餐廳看見它裝著很貴的飲料,你也可以在骯髒的河流看到它的遺骸。
有人替過寶特瓶提出控訴嗎?人類為了方便創造了它,使用完了就等於給了它一個罪名-垃圾。有時我看見寶特瓶在路邊哭泣,為什麼人類要創造它,讓它萬年不能超生。
不知道寶特瓶是不是和人類相處太久,學習到了什麼是人權。當寶特瓶都在說人權的時候,它給人類帶來的會是一場惡夢,世世代代的惡夢。
人有一種特性,就是做什麼都是為了人。所以人類一直都在創造與改進,這一切一切,都是為了自己。但是,還有一種人性化的東西存在,就是地球。地球和人類沒有分別。地球下雨像人類在哭,地球地震像人類釋放情緒,地球火山爆發像人類發怒,地球打雷像人類說話。但是地球卻只有一個,它是孤獨的。不要以為人類一代又一代的循環,就是表現不同的朋友在陪伴地球過著難以計算的歲月。其實,人類一直都在破壞一個有人性化的好朋友。
人類是時候清醒,回頭看看自己的地上,有一個陪了你很久的老朋友,需要你的友誼。問問自己,願意交這個朋友嗎?

2010年5月19日星期三

荀子

荀子名況,時人尊稱為“卿”故曰荀卿。
趙國人,生於周赧王二年(西元前三一五年),卒于秦始皇九年(西元前二三八年)。
十五歲遊歷齊國,後至楚國。受春申君賞識任命為蘭陵令。

性惡論
“人之性惡,其善者偽也”

人的本性
1. 有好利之心故生出爭奪而辭讓亡失
2. 有嫉惡之心故生出殘賊而忠信亡失
3. 有耳目之欲故生出淫亂而禮儀亡失

以上是荀子提出人之性惡的理由,所以人必須要有師法的教化,禮儀的誘導。

性惡與性善的比較
心性論是儒家思想精粹,孟子、荀子皆是發揮孔子思想的儒者。

孟子以人人皆有“四端”即惻隱、辭讓、是非、羞惡之心,提出“性善”之說。

孟子的“性”是人的自覺心。荀子的“性”是人的本能。


參考書籍:
1.《國學常識》,東大圖書公司印行,民國78年9月初版,田博元、張文彬、馬森等人著。
2.《國學導讀》,五南圖書出版公司,2002年11月初版,劉兆祐等編著。
3.《新譯荀子讀本》,三民書局印行,民國66年2月再版,王忠林編譯。

2010年5月17日星期一

杀手孤岛 (小说)

杀手孤岛 (小说)
一个人生活在孤岛,是最寂寞的事情吗?如果不是,那什么才是最孤独的?



下午五点四十五分,是阳光解放光圈最尴尬的时候,很多前辈都说,这个时候杀人,出错的机会,比平时高出三十巴仙。所以在这个时候,我都会独自一个人在听爵士音乐,因为听爵士音乐,可以摆脱灵魂,摆脱现实,摆脱生死。

待续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