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灸
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支奇葩,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。针灸以中医理论为基础,经络学说为指导,通过各种刺激穴位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针灸可以起到:调整阴阳,疏通经络,扶正祛邪,消炎止痛等作用。
传统的针灸医学把体针、头针、面针、耳针、电针和艾针通称为针灸疗法。它的特点是:简便易行,适应症广,效果显著,费用低廉,更突出是临床可以灵活地运用“同病异治”与“异病同治”的法则。
针灸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医疗技术之一。其适应症广,疗效显著、简便易行、费用低廉、无副作用的特点,很早就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广泛认同。
针灸对人体各系统的功能活动都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,预防疾病、增强体质,延年益寿的保健手段之一。
针灸可以调动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,抑制疾病的发展过程,消除致病原因,尤其对身体疾病,疼痛性疾病,运动障碍性疾病最为显著疗效。
针灸疗法具有很多优点:第一,其有广泛的适应症,可用于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;第二,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,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,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、镇痛等作用;第三,操作方法简便易行;第四,医疗费用经济;第五,没有或极少副作用,安全可靠,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。这些也都是它始终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原因。
拔罐
拔罐疗法是中华传统医疗方法之一,也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疗效显著、无副作用及方便易行,是防治疾病的外治法。
也许,未曾试过火罐的人会感到害怕,但是,拔过火罐的人都会感觉到,有一股力量把皮肤由罐口出往外拔,就以这种力量,拔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逐寒祛湿,将不好的气血排出。通过拔罐的刺激,更可以疏通经络,祛除瘀滞,行气活血,中医认为,拔罐可以疏通经络、祛除瘀滞、调整气血、消肿止痛、拔毒泻热,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,解除疲劳、增强体质的功能,从而达到扶正祛邪,治愈疾病的目的。现代医学认为,通过拔罐的刺激,能使局部血管扩张,促进局部血液回圈,改善充血状态,加强新陈代谢,从而增强机体体能及人体免疫能力。此外,拔罐也有助于加速血液及淋巴液回圈,促进肠胃的蠕动,改善消化功能。
拔罐的适应面非常广阔,适合男女老少,而且无论在内、外、妇、儿、五官等科多种疾病都是拔罐治疗的适应症范围里。所以,一些病症如:支气管炎,肌纤炎,鼻炎,消化不良,月经不调,皮肤瘙痒,头痛,腰背痛,扭伤等都能通过拔罐来改善情况。所以,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进行治疗。
拔罐小常识
为什么罐子会紧紧地吸住皮肤,不掉下来?
点燃火的小棉花团,放在罐里稍停一会,立即把罐扣在疼痛处,灌子就会机密地吸著。原因-玻璃罐里的一部分空气,受热膨胀后排去了。因此,罐内的空气压力小于罐外的压力,放在皮肤上的玻璃罐就会紧紧地吸著于皮肤,不掉下来。
拔罐工具
拔罐以罐为工具。而罐的种类很多,有竹罐,陶罐,玻璃罐等。常用的有火罐法,药罐法,水罐法,走罐法,刺血拔罐法等。火罐法则是最常用,是方便的一种。
玻璃罐是以玻璃制成,质地透明,可清楚地窥测罐内皮肤的瘀血程度,便于掌握起罐时间。是当前应用最广泛地把罐用具。
刮痧
刮痧是中医最广而且无副作用的传统自然疗法。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,摩擦患者某处皮肤。刮痧疗法是刮试经络穴位,通过良性刺激,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,从而起到醒神救厥、解毒祛邪、清热解表、行气止痛、健脾和胃的效用。
刮痧功效包括排除毒素,刮痧过程(用刮法使皮肤出痧)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,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,血流及淋巴液增快,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,使体内废物、毒素加速排除,组织细胞得到营养,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,增加了全身抵抗力,可以减轻病势,促进康复。
舒筋通络,凡有疼痛则肌肉必紧张;凡有肌紧张又势必疼痛。它们常互为因果关系,刮痧治疗中我们看到,消除了疼痛病灶,肌紧张也就消除;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,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,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。
行气活血,气血(通过经络系统)的传输对人体起着濡养、温煦等作用。刮痧作用于肌表,使经络通畅,气血通达,则瘀血化散,凝滞固塞得以崩解消除,全身气血通达无碍,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。
活血祛瘀,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,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,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。增加组织流量,从而起到“活血化瘀”、“祛瘀生新”的作用。
调整阴阳,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,如肠蠕动亢进者,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。反之,肠蠕动功能减退者,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。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,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。
刮痧禁忌,孕妇,心脏病, 皮肤有溃烂, 损伤, 炎症, 大病初愈、重病、气虚血亏及饱食、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。
推拿
中医推拿又称按摩疗法,推拿和一般的按摩不同的是中医推拿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, 如经络学说、四诊、八纲等来作为诊断的依据。推拿是用手在人体皮肤、肌肉、穴位上作节律性的动作,具体运用推、拿、按、摩、揉、捏、点、拍,搓、摇、滚等十多种常用形式的手法,以期达到疏通经络、推行气血、调和阴阳,恢复或改善人体的生机、达到保健目的。通过按摩,可促使血液循环加快,调整内分泌和新陈代谢,提高机体免疫力;它不仅对骨伤科、内科、外科、妇科、儿科、五官科等各科疾病有很好的效果,更具有保健强身、预防疾病、祛病延年的作用.
推拿保健的主要特点是经济简便,平稳可靠,无任何副作用以及适用广泛。正由于这些优点,按摩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养生健身方法。
推拿有助于疏通经络。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,推拿主要是通过刺激末梢神经,促进血液、淋巴循环及组织间的代谢过程,以协调各组织、器官间的功能,使机能的新陈代谢水平有所提高。
在调和气血方面,推拿就是以柔软、轻和之力,循经络、按穴位,施术于人体,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调节全身,借以调和营卫气血,增强机体健康,提高机体免疫能力。推拿更具有抗炎、退热、提高免疫力的作用,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。
也正是由于推拿能够疏通经络,使气血周流、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,所以推拿后可感到肌肉放松、关节灵活,使人精神振奋,消除疲劳。
适应症:
(1)慢性劳损所引起的一些伤病,如全身各大关节扭伤、肌肉扭伤、肌肉劳损等。
(2)活动受限者,如颈椎病、膝关节骨关病、肥大性脊柱炎等。
(3)内科疾患:如神经管能症,气管,肺气肿,胃炎,胃下垂,胆囊炎,腹,头痛等。
(4)五官疾患:近视,耳鸣,咽喉炎,鼻炎, 眼睑下垂。
(5)妇科疾病:功能性子宫出血,月经不调,盆腔炎,乳腺炎,痛经,更年期综合症。
(6)儿科疾患:小儿消化不良,小儿腹泻,小儿肌性斜颈,小儿增强体质,夜尿症等。
足疗
足部按摩治疗,一种非药物疗法,不受任何时间、空间的限制,是最简易有速效的方法。是通过对足部各个反射区的刺激使体内的生理机能得到调整(调和脏腑,平衡阴阳),达到提高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(调节神经反射,改善血液循环,调整内分泌,通经活络,扶正祛邪),从而达到防病,治病,起到保健的作用,强身的目的。通过对足底部、足内侧、足外侧、足背及踝部反射区的按摩治疗,老中青少都适合,强身健体防病痛,解除疲劳最有用。祖国医学认为:人体五脏六腑和脚都有相应的关系,人体踝部以下有60余个穴位,经络循行线是由人体各部位的穴点连接起来的,当我们按摩足部反射区时,就会刺激这些穴位,它同血液循环和反射原理一样,沿经络循行线进行传导。人们的脚掌上密布了许多血管,故国外医学专家把脚掌称为人的“第二心脏”。中医认为“痛则不通,不通则痛”,足疗保健从年轻做起,到老不后悔!就是这个道理,所以按摩足部反射区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。
足疗可强身健体, 延年益寿, 防治神经衰弱和失眠, 治高血压, 风湿关节炎, 腿脚麻木, 糖尿病, 治感冒,祛寒暖身;美容减肥;脑溢血和脑血栓;消除疲劳,使人感到身心愉快。
足疗可改善颈椎病,腰脊劳损,心脑血管病,高血压,心脏病,胃病,风湿病及神经衰弱症。